- By test - In 德国世界杯阵容
老烟台“红灯区”大起底,高中低档层次分明!
上次说到老烟台的红灯区——东太平街,有粉丝留言提到“四道弯”,说那里才是老烟台的红灯区。那么,小野今天就跟大家唠唠老烟台的红灯区——东太平街、毓璜顶和四道弯。
其实在民国之前,那种事情,远没有现在这样见不得人,人家青楼也是正儿八经的生意。所以我们不能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古代的事情。
青楼的三六九等
烟台开埠早,20世纪30年代,青楼产业兴盛一时。当时的老烟台,除暗门(暗娼)外,共有四等:一等——高级妓院,位置在正阳街附近(今朝阳街南段、东太平街一带);二等——中级妓院,位置在毓璜顶;三、四等——低级妓院,绝大多数在四道弯,也就是今天的华茂街。
四道弯旧址
头等妓院多集中于正阳街附近,也就是今天朝阳街南段、东太平街一带。在仅有90米长的街道上,就有22家挂牌,如庆和栈、盛德栈。这里的妓院,“服务”对象多为洋人、富家公子、权贵富商等人。
老烟台人曾这样形容:太平街上走一走,白银钱票往外抖,烟馆妓院逛一逛,赔上老婆赔上娘,门缝窗眼看一看,不丢房子也丢田………不知当年有多少贪图酒色的人在这里丢掉家产,走上绝路……
二等妓院位于毓璜顶附近,小野没有查到相关资料,有知道的小伙伴可以留言介绍一下。
三、四等低级妓院多集中于四道弯街,也就是今天的华茂街附近。
四道弯街位于今南大街东段街北福建会馆以西,长190米。始建于1850年前后,由贯通的十几条分支街、巷组成。主要有:小南街、秋霜胡同、骅骝胡同、凝祥街、喇叭胡同、民主胡同等。老烟台人说的四道弯,其实是对上述街、巷的总称,而这些街、巷内,均设有青楼。到1998年4月,四道弯街基本上拆除,重建了新街和住宅小区,分别称为华茂街、华茂住宅小区。
据老烟台人讲,在上世纪30年代前后,白天,四道弯街胡同里冷冷清清的,然而,一个挨一个的红漆木门里,大都坐着个穿旗袍的漂亮女人。夏天,垂着珠帘;冬天,门上镶有椭圆形的大落地玻璃,能看清女人们烫着长长的披肩发,十指丹蔻,夹着烟卷,口红、腮红都很艳,她们便是人们口中的“窑姐儿”。
在妓院聚集的地方,那里的平民百姓们,为了防止嫖客闯入和外国人误入骚扰,不得不在自家门口挂个“此处民宅”的木质警牌。
红灯区的没落
1945年烟台二次解放后,青楼产业成为新社会亟待清除的大毒瘤。烟台市依法成立了“处理妓女工作组”,1952年10月20日零时,全市统一行动,迅速封闭了所有妓院,将妓女和鸨母集中到大马路“广仁会诊所”,后又送到模范监狱(位于现三站市场北)和烟台恤养院监督学习,并进行体检,由政府出钱治病,并进行人生观教育。
当时正赶上市里清理西南河的淤泥,她们挽起裤腿,与群众一起抡起膀子苦干,不怕脏不嫌累。她们还排演了话剧《姐姐妹妹站起来》,过年时,又公演了抨击包办婚姻陋习的评剧《小女婿》,在烟台民众中获好评。这些在旧社会低人一头的女人真正找到了当家作主人的感觉,获得了新生。
民国时期的青楼女子
半年之后,这些女人重返社会。政府像打发闺女出嫁一样帮助她们:或者帮忙联系亲人,资助返乡;或者帮助办理结婚手续;或者帮助她们安排就业,过上正常日子。
解放初,码头搬运工人收入相当丰厚,他们中很多人年龄不小了还打光棍,不知谁从中撮合,不少女人就嫁了码头工人。每天中午,女人们拐着元宝篮子到码头送饭,依然搽胭脂抹口红,穿戴时尚,但与过去不同的是,她们已是有家有口的良家妇女了。
如今,曾经的繁华不复存在,曾经的莺歌燕舞也销声匿迹……那些花街柳巷,如今在哪里呢?若不打听,或许很难找到。